测量机器人控制误差,安装机器人提升效率
新鲜事!智能建造助力南京医科大学江宁校区科教综合楼装修
近日,记者从南京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获悉,作为国家“十四五”教育强国“优质医学院校”推进工程,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智能建造发挥了重要作用。
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科教综合楼坐落于江宁区龙眠大道101号,属于南京医科大学江宁校区的一部分。总建筑面积4.7万平方米,其中地上部分占地4万多平方米,地下部分为6722平方米。这座集实验室、办公区、展厅、技能培训中心及大型阶梯教室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建筑,楼高80米,由15层主楼和2层裙房构成。

作为南京市智能建造试点,南医大综合楼项目深度融合工业化、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在龙眠大道旁的校区内,进入装修阶段的大楼格外显眼,工人们正熟练地将玻璃幕墙精准安装。
据了解,综合楼主体结构装配式板水平类构件占84%,装配式梁占45%,围护墙和内隔墙87%都使用预制构件,也大大减少了现场砌墙工作量。

在智能建造方面,项目积极应用BIM(信息化建筑模型)技术,贯穿设计、生产、施工、管理等全过程。通过模型,能快速筛选出超限梁,为高大模板方案编制提供数据。对复杂节点深化后贴上二维码,施工人员扫码就能查看三维模型,施工和检查更便捷。在科教楼里,技术人员正用激光测距仪做室内装修测量。“传统卷尺测量需两人配合记录,有了激光测距仪,墙面尺寸等数据‘秒出’,一个人几分钟就能搞定。”技术人员介绍,施工中采用多种智能工具和智能设备,带来了多方面优势。

激光测距仪、测量机器人等设备能将测量误差控制在极小范围内;无人机倾斜摄影为项目团队提供了全面三维视图;喷涂料机器人能以恒定距离、速度、角度和流量作业,保障腻子平整度与厚度均匀;ALC条板安装机器人搬运及安装墙板,作业效率提升60%以上。
( 信息来源《南京日报》2025年6月24日 记者 何钢 通讯员 宁建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