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利好!南京市妇幼保健院丁家庄院区今起正式启用
总建筑面积29.4万平方米,新增床位数1200张,配置2000个停车位
“帆船”造型的护士站、“蘑菇”造型的候诊区,随处可见的柔和曲线、时尚丰富的莫兰迪色彩……步入其中仿佛置身童话世界。9月1日,集高颜值、高科技、高人文于一体的南京市妇幼保健院丁家庄院区正式开诊启用。
作为市委市政府着力改善民生、提升医疗保健水平的重大民生工程,曾经的纸上蓝图成为让人眼前“医”亮的新医院,在智慧赋能下,让就医体验焕然“医”新。正式开启“一院两区”的全新格局后,市妇幼丁家庄院区将带来哪些全新医疗服务?9月1日,记者提前走入医院,揭开神秘面纱。
舒适感升级,人性化设计体现母婴关怀
走出地铁7号线丁家庄站,步行5分钟即可到达市妇幼丁家庄院区,新院区总建筑面积29.4万平方米。走进门诊区,妇产科护士站的“帆船”,仿佛即将扬帆起航;儿童等候区的“大型游轮”,营造出一幅波澜壮阔的航海图景……丰富的造型搭配和缤纷多彩的色系装饰,让人很难将眼前温馨的一幕幕与医院联系起来。

“舒适感升级,丁家庄院区一直努力打造一个有情怀、有温度的爱心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党委书记沈嵘介绍,丁家庄院区从温度、湿度、光照等多个方面,甚至包括座椅的舒适度都有详细的要求,“各类设施更加人性化,以提升孕产妇、儿童、老人等群体的舒适度。”
产房、病房里,一处处细节透露着对母婴安全的关怀。“电动产床在待产时,是舒适的病床,让产妇安心休息;分娩时,它瞬间变身产床,灵活调节。家庭化产房有柔和的灯光、温馨的色彩、可爱的卡通图画,星空模式与舒缓音乐相伴,可以根据产妇需求调整生产氛围,并支持芳香疗法、按摩疗法和自由体位生产。我们用心营造出一个像家一样的环境。”沈嵘介绍,病房床边的一体式洗浴台设置恒定水温系统,为婴儿提供音乐环境和沐浴氛围,并为产妇提供符合人体工学原理的哺乳椅。
此外,交通停车以及周边环境配置,也成为丁家庄院区重点改善的问题。“丁家庄院区相比莫愁路院区,新增近2000个机动车停车位,将很大程度上缓解就诊停车难问题。”沈嵘介绍,“丁家庄院区还与市民共享绿色,建筑周围形成多层次立体绿化体系,包括城市公园、绿化步道、中庭花坛和屋顶花园等,院内栽种了90余种植物,从铺装材料到植物搭配都精心设计,使自然景观与医院空间充分融合。”
智能化变革,高科技融入候诊、就诊全流程
“智慧医疗”同样是丁家庄院区建设的关键词。
门诊大厅内市妇幼保健院吉祥物“祺祺”和“宁宁”分立两侧,市民若在就医过程中需要帮助,除了咨询工作人员,也能和两个吉祥物“对话”,实现智慧导医。第一次到医院摸不清诊区,院内导航小程序可以帮忙AR导航。一面巨大的屏幕悬浮于门诊大厅半空,“这是首次将3D全息成像显示屏应用在医疗空间,屏幕加工、安装精度要求高,工序十分复杂。”据工作人员介绍,未来屏内将实时显示建筑能耗、科室床位、门诊手术等数据信息。

与此同时,各诊区检查设备也向智慧化发展。“在就诊厅内,我们配备了一定数量的自动血压测量仪。与众不同的是,测量仪检测的血压测量数据可直接上传到病历系统,方便医生进行评估诊断。”妇科门诊护士长黄敏介绍。
此外,产房的智慧化产床支持自由调整分娩体位,特色分娩凳可帮助产妇顺重力分娩,加快分娩进程;母婴心电监护仪器可将生命体征数据实时传输至中心站,方便医护人员察看;新设置的气动物流传输系统,输入相应科室编码即可快速传输标本和药物。
在丁家庄院区,智能化已融入候诊、就诊、病房的全流程,在新理念、新技术的加持下,为市民就医提供全新体验。
精细化服务,满足多元化全周期健康需求
市妇幼保健院“一院两区”的全新格局,不仅将极大改善患者的就诊环境,还将通过更为精细化、便捷化的医疗服务,满足群众多元化的健康需求。
“所有的门诊两院区同时开设,产科及病房两院区均设,其他科室也将根据患者的需求设置。”沈嵘介绍,医院以“强专科、精综合”为原则,设置1200张床位,重点强化传统的妇科、产科、儿科、生殖医学和产前诊断等专科,同时精细化打造综合内外科,新增重症医学科、血液净化中心等多个科室,更好满足女性群体的多元化需求,聚焦女性全生命周期提供更加精细化的医疗服务。

此外,医疗服务能力的提升,将给患者带来更方便快捷的就诊。利用信息化技术,医院推出全国首家“院内精准转诊转介”服务,构建保健科室与临床科室的转介以及临床各专业科室之间的转诊网络。“‘一站式’院内转诊转介解决多科就诊需求,成功‘破壁’科室与专业的条框,直接为就诊者预约其所需进一步诊疗的科室门诊号,高效且便捷。”沈嵘介绍,转诊转介服务模式不仅提高专家资源使用率,还满足了更多疑难重症患者的就诊需要。
( 信息来源《南京日报》2024年9月1日 记者 王婕妤 实习生 郭圣盈 )